【概况】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进藏咽喉”之称,位于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首的青海湖南岸,“中华母亲河”黄河之北。北部是日月山隆起带及青海湖盆地,中部是青海南山及山南侧的共和盆地,南部是鄂拉山区和黄河谷地。行政区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4乡、99个行政村、18个社区。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38万人,有藏、汉、回、蒙、撒拉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常住人口的74%,其中藏族8.5万人。共和区位优势明显,东临西宁、背靠藏区、辐射青南,青藏109、青康214国道和共玉、共茶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属西宁“一小时经济圈”和兰西城市群规划范围,是承接东部城市群和连接海西、青南、西藏等地商贸物流的枢纽和重要集散中心。共和县拥有农牧、矿产、水电、地热、旅游、中藏药、清洁能源七大优势资源,蕴藏着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共和县的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具有独特的优势,适合观光、休闲、生态、科学考察、探险等,对游客极具吸引力。
【经济综述】近年来,全县经济发展迅速、质量和效益得到有效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2.84亿元,增长4.5%;全社会固定资产128.37亿元,剔除新能源投资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2亿元,增长6.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6亿元,增长17.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94元和17739元,分别增长4.4%、8.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名列全州前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历史沿革】共和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羌人先民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商、周时期,羌人部落以青海湖为中心,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西汉时,居住在大允谷和大小榆谷(共和、贵德一带)的先零羌首领杨玉接受了中央王朝“归义羌侯”“帅众王”封号,受“护羌校尉”节制。汉元始四年(4),王莽设西海郡,其辖区包括今共和大部分地区,梁大同六年(540),吐谷浑国王夸吕建都于伏俟城(今共和县石乃亥铁卜加草原),是中国历史上在青海牧区建立的第一个封建王国。此后,历代王朝或弃或置,先后由吐蕃诸部落、蒙古族部落统治。民国18年(1929年)7月,青海省将西宁辖地郭密、湟源辖地恰卜恰析置共和县,是共和县建制之始。1949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共和,9月27日共和县人民政府成立,为省直属县。1953年海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共和改为州属县至今。
【自然环境】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青藏咽喉”之称,位于著名的青海湖之南。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8°54′—101°22′,北纬35°46′—37°10′之间,其北部是日月山隆起带及青海湖盆地,中部是青海南山及山南侧的共和盆地,南部是鄂拉山区和黄河谷地,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3200米。最高峰鄂拉山到切龙岗,海拔5290米,最低处是黄河谷地龙羊峡,海拔2460米。属高原大陆气候,干旱少雨、气候温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0.7—6.3℃,年均降水量250—420毫米,年平均风速1.3米/秒。
【农牧业资源】共和县是海南州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牧场辽阔、水草丰美、气候宜人,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有耕地50.59万亩,主要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冲积河谷地带,主要生产小麦、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油菜等,特别是青稞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全县有可利用草场1828万亩,存栏各类牲畜175.07万头(只),年产羊毛1507吨,肉类产量23576吨,牧畜以藏系绵羊和享有“高原之舟”美称的牦牛为主,除肉以纯天然、低脂肪、高蛋白被誉为绿色食品外,其皮、毛、绒、骨、血、肠,都因野生放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中药材资源】共和县境内天然中草药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冬虫夏草、甘草、大黄、雪莲、当归、羌活、麻黄草、沙参、贝母、枸杞、秦艽、当参等100余种。小面积人工试种板蓝根、甘草、大黄、黄芪、藏红花等中药材,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共和县中药材种植正待大面积推广。利用中藏药材开发中藏药品和保健药品已成为共和县近年来的新兴产业。
【矿产资源】共和县境内主要有铜、铅、锌、钨、锡、金、大理石、花岗岩、石灰岩、石灰石、白云石等20种余矿产。探明倒淌河裕龙沟铜储量4687.18千吨,镍储量4842.92吨;切吉乡哇洪河矿区花岗岩矿储量5360千立方米;沟后大理石矿储量17666千立方米,花色品种多、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开发利用价值高,除作为装饰性材料外,具有较高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价值。特别是白色大理石有“汉白玉”之称,储量大、易开发、价值高、含钙量丰富,综合利用价值高:红色花岗岩被称为“高原红”,可与国内生产的“晚霞红”、“贵妃红”媲美。
【旅游资源】共和域内丰富多样的自然地貌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具备培育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业态有独特的优势。历史上的“羌中道”、“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跨越县境,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组成部分。闻名遐迩的草原门户、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经过的日月山--屋脊宝鉴、高原明珠--青海湖,万里黄河第一坝、黄河明珠--龙羊峡水电站,吐谷浑故都--伏俟城,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倒淌河就在境内。截止目前,县内有5A级景区1家(青海湖)、4A级景区1家(龙羊峡)、3A级景区1家(千卜录寺)、2A级景区1家(倒淌河),都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除此之外,还有尚待开发的草原生态、宗教文化、高原避暑等旅游资源。
【水资源】共和县水资源量指标为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两部分之和,地表水资源量为5.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4.05亿m3,地表与地下水资源之间的重复量为3.13亿m3,除去重复量后全县水资源总量为6.3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60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57.05%,地下水资源量为2.71亿m3,占水资源总量42.95%,共和盆地水资源量为3.34亿m3,青海湖盆地水资源量为2.97亿m3。2020年用水总量为0.7318亿m3,其中地表水0.6931亿m3,地下水0.0386亿m3。黄河在县境内流长90公里,境内有举世闻名的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龙羊峡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60亿度。其库区面积达380平方公里,库容247亿立方米,具有水温适宜、水质好、湖水平稳等发展渔业的优越条件。
【新能源】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是共和县潜在的优势。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干燥少云,空气洁净,阳光灿烂,日照充足,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光能资源。据测定,共和县各地日照百分率高达61—69%,太阳直辐射很强,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656426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907.8小时,风能可用时间频率在60%以上,全年时数超过5000小时,是青海省可用风能的主要地区之一。共和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区(倒淌河、塔拉滩、切吉等地)均可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国首个100兆瓦光伏实证实验基地建成投产,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送电,远景风机装备制造实现量产,隆基光伏制造和盛世中盈塔筒制造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共和成为全省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之一。
【地热资源】共和县境内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资源储备丰富,具有温度高、埋藏浅、分布广的特点,分布在黄河周边及恰卜恰河下游。经勘探,地热水温最高可达到91°,地热流体质量好,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型水,矿化度1.799g∕L,属微碱水,除此之外含有多种特殊离子和微量元素等,这些微量元素对医疗皮肤病、关节炎等疾病有特殊的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价值。地热储盖厚度大,隔水保温性能好,热储埋藏浅,易开发利用,热储性能好,具有热流体量大、质量好、温度高的特点,地热资源作为清洁能源,在高寒地区可广泛应用于采暖、医疗保健等项目,也可用于开发游泳等冬季体育项目。近几年,共和盆地勘测确定存在高温优质干热岩资源,首次在共和盆地钻获高温优质干热岩体,2017年在地下3705米深处钻获温度达236摄氏度以上的干热岩,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重大突破。
【行政区划】共和县辖11个乡镇(7个镇、4个乡:恰卜恰镇、倒淌河镇、龙羊峡镇、塘格木镇、石乃亥镇、江西沟镇、黑马河镇、沙珠玉乡、铁盖乡、廿地乡、切吉乡。境内有:共和县切吉林场、青海省湖东种羊场、青海省巴卡台农牧场、青海省铁卜加草原改良试验站、青海省江西沟农场),99个行政村,18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居住在此的各族人民淳朴善良,长期以来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共同发展,创造和保持了各具特色的民俗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恰卜恰镇位于县境东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隆宝赛钦山最高峰4200米,恰卜恰河谷最低点2759米,年平均气温3.4℃,月平均气温(7月)22.1℃,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18℃,平均年降水量321.4毫米,无霜期96天,农作物生长季为150-180天,牧草生长季为170-200天。上、下塔迈地区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水温高于23℃的有12处,最高水温43℃。青海南山坡,有10平方公里的大理石矿,储量约10亿立方米。是海南州、共和县府所在地,距省会西宁142公里。地跨东经100°24′——100°42′,北纬36°05′——36°32′之间,总面积698.78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尕寺、加拉、西台、西香卡、索吉亥、上塔迈、下塔迈、东香卡、次汗素、上梅、下梅、乙浪堂、索尔加、加隆台、东巴。辖城北、城东、城中、城北新区、金安、城南、城西、工业园等9个社区居委会、62个社,共有25483户67780人。世居有藏、蒙、汉、回、土、撒拉等17个民族。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85.61元。
龙羊峡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黄河上游第一个梯级水利枢纽工程龙羊峡水电站所在地,总面积757.31平方公里。距共和县政府50公里。辖麻尼磨台、瓦里关、龙才、克才、曹多隆、阿乙亥、后菊花、德胜、黄河、多隆沟、次汗土亥、龙羊新村、查那等13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46个社,共有3289户5884人,世居有藏、汉、回、土、撒拉等10个民族。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801.34元。
倒淌河镇以牧为主,位于青海湖东缘,距县治42公里。全镇总面积3875.59平方公里,辖拉乙亥麻、次汗达哇、黑科、蒙古、元者、黄科、甲乙、哈乙亥9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36个社,共有4053户11894人,湖东种羊场和巴卡台农场2个驻镇单位,2座寺院。居住有藏、汉、蒙、回等5个民族。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403.87元。
塘格木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治65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全镇总面积1461.7平方公里,辖更尕、黄河、浪娘、中果、加什达、治海、哈干、曲宗、智德、金塘、华塘、达拉、曲让、吾勒、东格、尕当1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3895户9693人,居住有藏、汉、回、蒙等4个民族。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803.32元。
黑马河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青海湖西南岸109国道沿线,平均海拔3310米,距县治148公里。经济以牧为主,总面积1156.79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57.7万亩,可利用草场154.83万亩。辖文巴、正去乎、加隆村、然去乎4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2个社,共有1515户4704人,2座寺院。有藏、汉、蒙、回撒拉、土等6个民族,藏族占82%。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429元。
江西沟镇经济以牧为主、农牧结合,位于县境北部、青海湖南岸,距县治108公里,总面积665.79平方公里,辖莫里、元者、大仓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6个社,共有1970户5847人。以藏族为主,有藏、汉、蒙、回4个民族。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384.23元。
石乃亥镇以牧为主,位于县境北端,距县治180公里,有草场面积215.58万亩,可利用草场186.04万亩。平均海拔3200米,总面积1686.25平方公里,辖向公、肉隆、铁卜加、切吉、尕日拉、鲁色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9个社,共有2093户6556人。以藏族为主,兼有汉、回、蒙古等民族。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221.3元。
切吉乡经济以牧为主、农业为辅,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治90公里。平均海拔3000-3500米,总面积4046.61平方公里,辖祁加、乔夫旦、新村、莫合、塔秀、东科、哇合、加什科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4个社,以藏族为主,藏、汉、回、土等多民族聚集,少数民族占91%。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688.52元。
沙珠玉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治35公里。辖扎布达、上村、直乃亥、珠玉、种子、上卡力岗、下卡力岗、耐海塔、曲沟、达连海10个行政村、32个社,共有1996户3983人,居住有藏、汉、蒙、回、土5个名族,少数民族占41.3%。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653.3元。
铁盖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治14公里。海拔3000米,总面积10004.26平方公里,辖委曲、吾勒、七台、拉才、铁盖、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马汉台、哈汉土亥10个行政村、24个社,共有1956户3591人,居住有藏、汉、回族等7个民族。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884.37元。
廿地乡经济以牧为主,位于县境中部,距县治25公里,平均海拔3100米,总面积730.57平方公里,辖曲什纳、羊让、拉龙、切扎、廿地5个行政村、20个社,共有1504户3954人。共有草场99.4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98.77万亩。以藏族为主,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2%。202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916.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