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关于印发《关于全县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的通知

县人民政府:

共和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全县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现随文印发,请针对该报告所提存在问题及建议,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办理,并在20247月份召开的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作办理情况报告。

共和县人大常委会

202464

关于全县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64日在共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县人大民族和社会建设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娘格加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4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恰卜恰镇东巴村、县图书馆、县中医院等地采取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座谈讨论、听取汇报等形式,对全县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特殊人群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城市文明的一种体现。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把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与城镇发展同时规划、同步建设,道路标识、公交专座、交通信号、建筑物无障碍通道、窗口便民服务、公厕便器、公共文化体育和休闲设施等各项无障碍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和提高,使残障人员真切感受到政府的关爱,享受到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温暖、和谐和快乐,极大增强了城镇的亲和力,树立了城镇的良好形象,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健全完善县人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持续优化无障碍建设。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残疾人发展规划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科学有序推进无障碍设施更新改造,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二是积极争取残疾人家庭改造项目严格按照标准化、人性化、实用化原则,综合残疾人类别、等级以及残疾人家庭环境、实际需求等因素,为全县1041户残疾人家庭制定一户一策改造项目,主要包括出入口盲道、坡道、户门加宽护栏扶手等,并配备门铃、抽油烟机、升降衣架、热水器等提高生活质量的适配辅助设备使残疾人实现行得通、出得去、能入厕、能做饭、洗上澡的居家生活目标三是把城无障碍环境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城品质、完善城基础设施功能的重要工作,对全县31座公共卫生厕所进行了提升改造,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残疾人扶手等。在7处主城区过街通道,新建电梯19座,满足了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的出行与使用,大力提高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四是提升城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无障碍配置统筹推进公共交通领域无障碍设施建设优化服务举措,在汽车站售票窗口设置老年人、残疾人绿色优先通道,无障碍休息区安排工作人员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各类服务。五是完成县医院综合楼电梯无障碍改造,方便轮椅患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进出医院各区域。诊疗区域均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安装座便器、扶手,以满足行动不便患者的日常需求。同时,县图书馆设置视力残疾人阅览室,配备盲文图书、有声读物及相关阅读设备,为其阅读书籍提供便利,并引导有效使用。六是建设4个乡镇138户及3所敬老院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及适配辅助设备对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区域,设有轮椅通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为残疾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全方位无障碍支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不合理城区无障碍设施虽然数量不少,但部分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的无障碍设施未能与相邻原有无障碍设施实现无缝衔接,导致无障碍设施功能发挥不够。部分无障碍设施空间布局不合理,有的设施细节部位设计的人性化考虑不够。如,城区部分斑马线上设有拱形护栏,过马路时只能从护栏间隙中通行,不利于残障人士使用;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标志标识不明显、不规范。如,城区共和东路人行横道铺设的盲道颜色为黑色,盲道两旁铺设红色光滑瓷砖在雨雪天气湿滑,存在安全隐患;车站、商超、酒店等场所设置的无障碍通道只有坡道,未设置护栏,降低了设施使用率。

)无障碍设施维护管理待加强。无障碍设施由于缺乏日常监督管理,被挤占、损坏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商场、宾馆、公园和旅游景点的无障碍卫生间(厕位)长期锁,过街地下通道无障碍电梯时常停运,盲道被垃圾箱、电线杆等设施阻隔阻断情况突出。如,城区宗日路共和地税小区对面人行横道上横向放置垃圾箱,行人通行通道狭窄。被商摊、机动车等占用情况随处可见,香巴拉商业广场夜市占道现象普遍

)无障碍教育环境建设仍然滞后我县义务教育阶段(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188其中87名随班就读,62名送教上门,但下拨送教上门经费只有21人,对其余送教学生无经费开展送教活动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只有1间,残疾学生教学康复设备不足,使用覆盖率低,影响了残疾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错失了残疾儿童最好的教育康复机会。州特殊教育学校就读33专业教师紧缺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在校随班特教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无障碍建设宣传氛围有待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报道不够有力,公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入了解,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和使用意识不,使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不重视。如,城区酒店、商超等公共场所看不到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群体参与度和知晓率低。相关部门对无障碍环境的认识存在偏差,片面地认为无障碍设施是专门针对残疾人的,认为受益群体太小、利用率不高、没必要那么重视。

三、意见建议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县人民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县城创建工作,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凝聚工作合力、浓厚工作氛围,全方位打造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环境。

(一)科学统筹规划设计,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能履行无障碍环境建设职责严格把好无障碍设施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关,确保每个建设项目中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在审查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时,坚守国家强制性规范底线,确保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的设计规划对没有无障碍设施的城镇道路、公共建筑物和住宅小区,应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无障碍建设计划,并督促限期落实;对已建成但尚未达到无障碍标准的,要制定改造计划,限期整改。

)做好设施维护管理,促进无障碍功能完善县人民政府要建立无障碍设施长效监管机制,畅通无障碍设施问题投诉举报渠道,加大对无障碍设施的监管力度,履行管理和维护职责,督促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确保无障碍设施功能完善、使用安全。对损害、侵占和随意改变无障碍设施用途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按规定进行严肃。建立健全多方资金保障机制,公共服务场所、社会福利机构等公益性无障碍设施养护和改造坚持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改造和无障碍信息交流技术服务的研发、运营。县人民政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维护”原则,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无障碍设施维修保养办法,将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纳入部门目标考核体系,促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打造公平教育基础,构建无障碍教育环境。县人民政府要积极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民政、教育、卫和残联等部门相互协作,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逐步提高残疾儿童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率和水平。重视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引进特教专业教师,加大指导和监控力度,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努力降低辍学率;实施送教上门教育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接受同等的教育。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特教师资培训力度、购置特殊教育设备满足残疾儿童少年的教学需求。

(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营造全社会参与氛围。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利用“全国助残日”等活动载体,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普及无障碍建设基础知识和意识理念,宣传先进典型做法,曝光无视和破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不断增强无障碍环境“全民共有、全民共用、全民保护、全民监督”的意识。继续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理念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各级干部职工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树牢“通用设计”无障碍理念、依法履职尽责,立足岗位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