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关于印发《关于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督办情况的报告》的通知

县人民政府:

共和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督办情况的报告》现随文印发,请针对该报告所提存在问题及建议,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办理,并在20251月份召开的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作办理情况报告。

共和县人大常委会

2024124

关于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督办情况的报告

--2024123日在共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索南才让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委托,我现将县十六届人大次会议代表建议督办情况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

一、办理情况

代表建议来自基层,源于实践,是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把督促办好代表建议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完善督办机制,改进督办方式,提升办理效,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73件,3月底转交县人民政府办理9月底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建议办理情况为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46A类,占63%;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20B类,占27.4因政策原因和条件所限留作参考的7件(D类),占总数的9.6经督办后建议办理情况为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60A类,占82.19%;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13件B类,占17.81

二、主要做法 

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在监督、决定工作中重视吸收采纳代表建议,做到代表建议工作同常委会行使职权有机结合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聚焦“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有效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实效,切实提高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满意度。

(一)引导代表“提”,严把质量关。提好建议是办理取得实效的前提好基础。一是强化履职培训。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建议质量工作作为代表培训重点内容,把“如何提出高质量建议”列入今年人大代表培训班重要课程内容,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政治素质、政策法律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截至目前,举办两期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75名代表参训二是注重前期准备。保证代表建议有充分的酝酿时间,县人大常委会县人代会印发《关于做好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征集提交工作的通知》,提前征集建议,引导全县代表紧扣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民生项目等方面提出建议。三是发挥平台作用。各乡镇人大充分发挥两室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在会前通过代表接待选民日、走访调研两室”、列席会议等多种形式,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多方收集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为代表撰写代表建议积聚最原始、最真切的素材。四是严格把控审核关。加强对代表建议撰写的引导指导初审把关,协助代表提出建议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力求建议内容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格式上规范清晰符合要求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含金量。

(二)规范政府“办”,注重实效性。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第一时间整理汇总121件代表建议,与县人民政府进行沟通对接,召开专门会议,经审查梳理后,最终确定73件为正式建议于3月底转交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县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县政协委员提案及建议办理工作的通知》,细化建议办理流程,严格执行督促,对办理不满意的,要求承办单位重新办理。部分承办单位严格“一把手”责任制,落实“三见面”“四级审核”制度,不断探索代表建议办理新路径,高质量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见效。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别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推进会,进一步明确办理时限、办理程序、办理要求,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协调、综合办公室跟踪督促、承办科室办理落实的工作机制,承办的5件建议均为A类,经常委会会议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为100%。县水利局在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注重与代表的沟通联系,在办理前、中、后与代表反复沟通,及时反馈办理结果,确保建议办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县公安局落实定职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限、定要求的“五定要求”,形成“党委牵总、部门主办、警种联动”的办理工作。

(三)加强人大“督”,形成新合力。按照《共和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相关要求,县人大常委会从代表建议的交办、承办、督办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加强与建议领衔代表和承办单位的联系,努力推进办理进度,提高办理质量。一是经常督。代表建议交办以来,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通过电话询问、现场督办、走访代表等形式,时跟踪督办,发现逾期未答复、代表不满意、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利用电话催办、与承办单位负责人见面等形式进行指导督办。二是合力督。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落细落实,专门印发《关于党政领导联点承办单位督办代表建议的通知》,对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提出73件建议,分别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党政领导联点承办单位督办代表建议,建议办结率、代表满意率、问题解决率逐步提高。三是重点督。常委会成立督办组,重点对办理的B类D类建议就承办单位在加强与代表联系沟通、办理落实效果和答复代表建议等方面进行督办着力提高建议办理工作实效

(四)抓实“回头看”,落地惠民生。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创新代表建议办理机制,不断向承办单位传导压力,跟踪问效,推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开展了代表建议办理质效“回头看”,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征求代表意见等形式,对各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全程跟踪进度,督办落实情况以及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收到良好效果,让“纸质上”的建议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社会成果。印发《关于做好县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回头看”工作的通知》,重点对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10件(B类)开展“回头看”工作,把向代表承诺解决的事项建立台账,要求县人民政府及各承办单位逐项梳理,查看承诺当年解决的是否已落实到位、承诺逐年解决的是否有新进展,并及时向代表进行“二次答复”。通过“回头看”工作,二次会议代表建议10件B类已转为A类件。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从总体督办情况来看,县政府及各承办单位持续改进建议办理方式方法,较好地完成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任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从建议本身看,有些代表提出的建议质量亟待提高,存在细节不够丰富、角度不够全面;从承办单位看,除了客观因素制约外,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高,建议答复文件格式不准确、空话套话多,具体落实举措少,将“建议”写成“提案”、未执行“三见面”制度、沟通衔接力度不够、个别建议未办理等问题。例如在督办过程中发现《关于对已成形的村集体经济给予适当帮扶的建议》等建议未办理。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常委会将认真研究和解决,从代表建议的提出、交办、承办、督办各环节发力,不断加大督办力度,促进办理工作不断规范,办理效果逐步提高。

(一)强化源头引导,建好代表建议提出“加油站”。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代表履职的水平,也决定着所提出建议的质量高低。一是在培训中着力提高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的能力。注重围绕代表履职所需的法律法规、代表建议基本知识等内容为培训重点,让代表熟悉所提建议的有关政策、条件和要求,使所提建议更加规范、准确。二是在代表活动中让代表深入了解全县工作大局。持续拓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渠道,增加代表参加视察、调研、走进部门等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了解“一府一委两院”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中所开展的工作,帮助代表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建议。三是“进室”中让代表获取更多的社情民意。发挥好代表“两室”功能作用,持续开展代表进室活动,使代表提出更多汇聚民情民意的高质量建议。

(二)注重过程加力,画好建议办理“同心圆”。一是提高责任认识。县人民政府及各承办单位要从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充分认识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与职能工作是同向同行、互为促进的意义,强化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增强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沟通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合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举措,抓牢办理过程各环节、抓实办结后的跟踪落实。三是不断探索新方法。严格落实办理标准,提高办理质量,强化办理实效,探索新时代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力求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水平。

(三)完善工作链条,构建代表建议督办“全闭环”。一是持续锁牢“开门办”作为代表建议办理的“启动键”。主动邀请提出建议代表参加建议办理工作交办会、现场会、推进会,及时了解代表意图,征求建议,助推建议办理提质增效。二是持续盯牢“重点类”督办作为建议办理的“加速键”。深化“重点类”建议督办机制,按照常态化开展、程序化办理、规范化运行的原则,严格执行“三见面”“四级审核”制度,以线提面助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加速。三是持续把牢“回头看”作为代表建议办理的“回车键”。定期开展“回头看”是对办理单位建议答复承诺事项的跟踪监督,保证代表建议办理落地见效,有效减少重复件、类似件的比例,提高代表建议办理的解决率。同时,持续攥牢“满意度测评”“建议公开”等行之有效的办理方法,不断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工作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