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决定权基本知识

    什么是决定权?
    决定权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各国法律规定不一。在我国,行使决定权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权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四类职权之一,是最能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特征的一种职权,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广泛性。具有鲜明的法定性、人民性、权威性、强制性。同时,能起到补充人民代表大会其他三类职权、协助其他三类职权行使的作用。
    确定重大事项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重大事项的内容是不确定的,它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同。因而,确定重大事项,不仅要看事项本身的重要程度,还要考虑时间、地点等因素,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即确定的重大事项必须是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而且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2)全局性原则,即确定的重大事项必须是关系到本行政区域内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3)可行性原则,即确定的重大事项必须从该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能够行得通。(4)群众性原则,即该事项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并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作出各种授权决定等。
    地方各级人大如何审查和批准计划、预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各方面进行全面安排的计划。一般分为5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于本行政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5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都要予以审查和批准。
  地方组织法对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如何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未作规定,目前各地一般都采取以下的做法:
  (一)由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领导人员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属于年度的报告,内容应包括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本年度计划的安排以及完成本年度计划要采取的措施。同时,向会议提交计划的草案。?
  (二)由主席团组织代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计划草案本身进行认真审议,提出意见。人民政府根据代表提出的意见,对计划草案的报告及计划草案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三)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决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批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预算是指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地方组织法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如何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也未作规定,目前各地的做法是:
  (一)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负责人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作关于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报告,同时向会议提交上年度决算和本年度预算草案。
  (二)代表对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上年度决算和本年度预算草案进行审议,提出意见。
  (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财政经济委员会或者预算委员会在代表审议的基础上对决算和预算草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报告。
  (四)经过审议并根据财政经济委员会或者预算委员会的审查报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批准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的上年度的决算和本年度的预算,批准关于上年度决算和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报告。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1985年2月10日答复:国家预算的范围是指国家当年财政收支的规模。地方预算的范围,按照国家对地方财政结余留归地方安排使用的现行规定,不仅包括国家下达的当年的指令性预算指标,还应包括可供地方支配的机动财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应该在规定的预算范围内完整地审查各项财政收支。至于国家下达的财政收支包干基数,则是各级财政设计预算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计算本级财政收入上交比例或上级财政给予补助定额的根据,不是一个行政区域年度地方预算收支的总额。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包括: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执行情况的报告;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等。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包括:根据国家计划,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的权力,具体内容有:(1)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2)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3)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4)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5)决定特赦。(6)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7)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8)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9)决定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1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有权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出的议案,决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11)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等等。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具体内容有:(1)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2)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建议,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部分变更。(3)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4)决定授予地方的荣誉称号等。
    人大决定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人大的决定权,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决定权的具体方式规范。用什么方法和形式行使决定权,法律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实践中,通常运用的方式,就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审议和通过决定式决议。其中,决定包括:法规性决定、制度性决定、批准性决定等。实际上,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通过和决定任免、批准任免,以及对监督对象依法作出处置和制裁的决定等,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决定权的具体形式。所以,行使决定权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由内容决定。
    人大决定权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人大的决定权,从所作决定内容看,可分为修改、补充法律的决定,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和大政方针性决定;从作出决定的形式看,可分为批准性决定和自主性决定;从决定的时效性看,有即时性决定和长效性决定。
    人大行使决定权的程序主要有哪些?
    根据法律规定和各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工作条例、工作制度的规定,人大行使决定权的程序一般是:(1)决定草案的提出。决定草案由法定的有提案权的单位或个人提出,经法定机构审查后才能列入议程。(2)听取和审议决定草案。(4)表决。(5)通过。(6)公布。